華光大帝又稱靈官馬元帥、三眼靈光、華光天王、馬天君等,系道教護法四聖之一。相傳他姓馬名靈耀,因生有三隻眼,故民間又稱「馬王爺三隻眼。」 《道法會元》卷三十六還專門載有《清徽馬、趙、溫、關四帥大法》、列出了護法四聖的各字。馬靈耀(華光)、趙公明、溫瓊、關羽。
據道書記載,華光大帝先投胎於馬氏金母。《三教搜神大全》介紹,馬靈耀曾經三次「顯聖」,降五百火鴉,殺東海龍王,為救母親大鬧地獄,後來玉皇大帝看他是位將才,封他為真武大帝部將,護法天界。《五顯靈宮大帝華光天王傳》中描述馬靈宮善於要火。身上藏有金磚火丹,隨時用火降伏魔怪,所以後來民間又把他視作「火神」,每年農歷九月廿八日,粵劇藝人們都會舉行隆重 拜祭華光帝儀式,以祈福避災,俗稱「華光誕」。祈求免除火災,長年康順。專門奉把華光大帝的 廟大多稱華光廟,但也有馬王爺的神像塑在城隍廟中加以祭掃的。《三寶大監西洋記》中描繪馬元 帥的形象是白白的,白如雪:一稱元帥二華光、眉生三眼照天堂。頭戴攢頂帽,五金磚在神兒藏 。相傳華光大帝的神誕是農歷九月十八日。
大約在明朝前期,華光大帝馬靈官又化為王靈官 。關於王靈宮的行略,《新搜神記》、《通俗編》》都有記載,本名王善,宋徽宗(1100—1125) 時人,原為術上,後曾從蜀人薩守堅受符法,為林靈素再傳弟子。死後由玉皇大帝封為「先天主將 」,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明永樂(1403-1424)中封為「隆恩真君」,並敕建「天將廟」。宣 德(1426—1435)中改為「火德觀」。道觀中多塑王靈官像,形象奇特,赤面、三目、披甲執鞭作 為鎮守山門之神。
第伍拾中簽 地雷復 古人 張李平原下棋 許門官
詩解
世態無常一局棋
世事如棋,言遷變不常,勝負未定,但慣熟謹慎者,能取勝也。
分明巧拙暗投機
承上,奕棋而言,暗投機者,寓言同在一局之中,均欲取勝耳,但彼此施巧,必須參透機關,善於進取,方得勝人,如若不然,恐弄巧反拙,被人侵佔了。
忽然果遂真奇遇
用盡心力,始得一機取勝,豈不奇遇,而遂我心乎,言人小心作事,必有機會也。
便是男兒得志時
若遇機會,便當發達之意,四句合而言之,凡事以老練慣熟,小心謹慎者為之必佳,如少年及初作者不甚相宜。
簽解
解曰 運有窮通 勢有不同 執其兩端 用其所中
家宅 祖居平安,宅主謹防人暗算,恐破財,新居更要謹慎,防小人侵妬。
自身 夜夢顛倒,謹防人侵算,少年平平,老年大吉,出入宜結伴為佳。
求財 財氣甚旺,但恐小人侵算,小心謹慎,大吉之兆。
謀事 事必可成,初作平平,恐有小人侵奪,慣煉之人乃大吉。
婚姻 娶婦妨人騙,將老作少年,凡事須端的,勿聽冰人言,親上加親,可許。
六甲 修造行為須謹慎,產日分明是弄璋,早向神前祈福保,時來母子得安康。
功名 老成應得志,雲梯自可登,少年須苦學,時到再升騰。
身役 初作者防人騙,慣熟者大吉。
疾病 病體延纏,久病者必遇良醫,夫妻或兄弟雙全無礙,少年者不佳,當天用白錢設送凶神吉。
憂疑 神前宜作福,萬事保無礙。
官訟 官訟難消散,早和卻是高,暗箭傷人易,難防長舌多。
起造 起造吉利,須防小人侵算財物。
遷移 遷移大吉昌,侵妬也須防。
山墳 新舊山墳皆吉利,卻恐小人侵界邊。
出行 行藏須仔細,結伴更為高,經慣者吉利,初行者謹慎。
望行 路遠中途阻,近恐小人侵,少年平平,老者大吉,逢午月日可到。
尋人 恐人收留,反生橫害,仔細尋之,所失之人,年長者必在,年幼者難尋。
失物 物必在不能失去,但頗難尋耳。
合伴 有成就大吉利,惟要小心慎重方可為。
置貨 慣熟般般好,初為卻不宜,小人終是有,留意謹防之,初作者與熟手合伴亦佳。
發貨 發貨正當時,交易慮人欺。
手藝 所作俱順,做落更佳,上吉之兆。
養蠶 先難後易,秋天大有利,防小人侵妬,上吉之兆。
田塘 先作防虛耗,收成正利投,最宜同合伴,可許利全收。
古人
張李奕棋
隋煬帝無道,天下分爭,有張姓號虯髯公者,面貌崢嶸,身軀長壯,乃英烈丈夫也。來自外夷,入中國探看情形,欲取天下,行至平原,遇李世民,於客捨見世民,俊逸超群,敦厚明敏,張竊異之,乃取圍棋與世民奕,欲試其巧拙,於是讓世民先著,世民遂執一子,落在局之正中,曰:一子定中原。張乃知其真命不可與爭,另尋別國而去,又遇李靖於途,謂靖曰:中原已有真主,子當竭力輔之,大丈夫不可居人下,吾當別往,後虯髯公為扶余國王,李世民為唐朝天子,多賴李靖之力,正男兒各得其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