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仔
小玄
在清朝嘉慶年間,香港水域波濤洶湧,風雲變幻。這裡活躍著一位令眾人聞風喪膽的海盜——張保仔。他率領著龐大的海盜船隊,縱橫海上,打劫過往商船,勢力如日中天。
彼時,大英帝國的商船在全球海洋上往來穿梭,拓展著他們的貿易版圖。當他們的商船途經香港水域時,「張保仔」這個名字就如同鬼魅的陰影,讓船員們膽戰心驚。每次航行至此,商船上都彌漫著緊張的氣氛,船員們時刻警惕著,生怕那剽悍的海盜船隊突然從海霧中殺出。
英國殖民政府對張保仔的猖獗行徑頭疼不已,將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遂發出通緝令,懸賞捉拿這位海上梟雄,試圖借此來保障他們在這片水域的貿易安全。
一日,張保仔率領船隊在海上游弋,搜尋獵物。突然,海上風暴驟起,烏雲密布,海浪如山般洶湧。船隊在風暴中艱難掙扎,隨時都有被巨浪吞沒的危險。
張保仔站在船頭,竭力指揮著船隊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然而,一個凶猛的巨浪迎面撲來,瞬間將他捲入了波濤洶湧的大海之中。冰冷的海水迅速將他淹沒,他在水中拼命掙扎,卻感覺體力在一點點消逝,意識也逐漸模糊。
就在他快要昏迷過去的時候,眼前彷彿出現了一點微弱的光,那光在黑暗的海水中顯得格外醒目。緊接著,一隻手似乎從光芒中伸了出來,穩穩地將他扶起。張保仔在恍惚中,下意識地抓住了那隻手,隨後便眼前一黑,昏了過去。
當他再次有意識,發現自己已經身處一片陌生的海灘。他緩緩睜開雙眼,陽光刺痛了他的眼睛,他吃力地坐起身來,望著四周陌生的環境,腦海中一片混沌。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漸漸想起之前遭遇的風暴。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張保仔在島上四處探尋,希望能找到一些食物和淡水,以及離開這座島的辦法。就在他感到絕望之時,他在小島的深處發現了一座破舊的寺廟。
寺廟中,一位面容祥和的禪師正在蒲團上閉目修行。張保仔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衝進寺廟,向禪師訴說了自己的遭遇。禪師靜靜地聽著,臉上沒有絲毫波瀾。待張保仔說完,禪師緩緩睜開雙眼,目光平靜而深邃,彷彿能看透張保仔的內心。
禪師開口道:「施主,苦海苦海,你在這苦海,還嫌不夠久嗎?你海上搶劫為生,奪聚財寶,威風八面,可心裡既怕被官府抓,更且一朝翻船,無常到來,你無命啦!你的寶藏能救你嗎?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張保仔心中一震,這些話如同重錘,敲打着他的內心。他緩緩走出寺廟,呆望著大海,望向遠方的岸邊。海浪拍打著岸邊,發出沉悶的聲響,彷彿是他內心深處那些罪惡過往的迴響。遠方的岸在霧氣中若隱若現,就像他那模糊不清的未來。
他想起了無數次在海上劫掠的場景,那些商船船員驚恐的眼神,還有被他洗劫一空後人們的悲號。他曾以為自己在這海上的「霸業」是何等榮耀,可如今在禪師的點醒下,他才明白自己一直深陷在恐懼與罪惡的深淵。
此後,張保仔便在寺廟中住了下來,跟隨禪師修行。在這段日子裡,他每日聆聽禪師的教誨,清掃寺廟,感悟佛法的真諦。慢慢地,他的內心開始發生了變化,曾經那顆被貪婪和慾望填滿的心,逐漸被平靜和善良所取代。
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張保仔終於決定徹底放棄海盜生涯。他向禪師辭行,離開了那座小島。
此後,他如同人間蒸發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改名換姓,在某個偏僻的漁村隱姓埋名,過著平凡的生活;也有人說他遠渡重洋,去了異國他鄉,重新開始人生。而關於他的傳奇故事,卻在香港水域流傳了一代又一代,成為人們口中永恆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