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奇世界

玄奇世界小玄思見>佛法思見>大乘佛法和道家的濟世觀

大乘佛法和道家的濟世觀

小玄

大乘佛法,以自我犧牲,利益他人的精神。就如觀世音菩薩和地藏菩薩,他們以慈悲心的本願,以救拔苦難的眾生,這是一種「濟世精神」,是大乘佛法的「濟世觀」。

而道家也很強調修行人「利物濟生」「救急扶危」的「濟世觀」。

可以說,作為修行人,濟世,既是出於他的慈悲心的精神,是他的使命,也是他修行的重要一環。

作為修行人,濟世,始於他開始實踐修行,貫徹到他最終成佛的整個修行過程。

菩薩的慈悲濟世精神,值得我們仿效,追隨和實踐。

我們作為初級的學佛,或學道者,該怎麼實踐「濟世」?

簡單說,對最初的修行人,我們先要培養他的「慈心於物 」或叫「慈悲心」,悲怋於所有眾生,以自我犧牲,利於他人的奉獻精神。

從實踐上來說,我們可以先從「布施」入手。三種布施的方法,「財布施」,「法布施」和 「無畏施 」。財布施,就是以財物利益他人,法布施就是以正法宣揚利於他人,無畏施就是以你的能力,使別不受恐怖。

我們可以以自己目前的條件,去實踐這三項布施。

為甚麼布施是濟世的實踐?因為,自我犧牲,利於他人,你利及一個人,也是一種濟世(只是眾生的數量不多),但也是利於世人,持續又廣泛地去實踐,不斷的利於每一個人,這就變成一群人了,你利及世間的眾生就變多了。

除了布施,你承持著自我犧牲,利於他人的精神,去利益不同的眾生,也算一種濟世精神,也是一種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