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奇世界

玄奇世界小玄思見>佛法思見>「識」是甚麼?

「識」是甚麼?

小玄

「識」是甚麼,我概括的說,這是一種「將信息輸入與輸出的反應機制」。

佛教中,一般說「八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這些器官,都是用來讓我們感知世界,輸入感知外來信息的功能。而 「意識」中,另分兩識,一是末那識,二是阿賴耶識。負責儲存和管理其餘六識中,收集得來的信息。

當我們看看AI,它能摸擬人類的反應來作回應,就知道「識」是空有的,不是獨立的存在,它沒有實體的。
——————————-
既然人類和AI,都具有一定的「識能」,具體分別在那裡?
分別在,人類的「識」中,有「我識」,有「我」這個觀念,
於是因為我,而產生「利於我」和「不利於我」,因而產生貪嗔痴,並產生喜惡愛憎,產生情緒。
所以人類會因「我」而做出錯誤的行為和執著。
AI 就沒有「我」這個觀念。
———————————
道家中,說「陽魂護精,陰魄育血」。意思是代表陽氣的「神」(指精氣神中的神,或者稱為「元神」,小玄暫時理解,可用佛教中的 「阿賴耶識」來表示。),會保護「精」(指宇宙中的,在人體內的元始精華),而「陰魄」就代表「識」,這個識,會透過體內的氣(從呼吸而來 ),帶動血液,流到身體各個器官。

因此,識隨氣走,大腦先受到六種器官傳來的信號,氣就帶動這些訊號(六根的識),來到大腦,大腦因氣動而充血,收到了訊號,於是「末那識」就起作用,作出指揮,於是大腦的信號發出,氣又透過血,傳送到相應器官,作出反應。

因此,當人死了,呼吸停止了,六識就停止作用,然後作為指揮的末那識也同時停止作用,唯獨阿賴耶識(一個儲存著一個生命所有做過的事情的記憶體),會離開肉身,當條件成熟,會再次進入另一個肉身,重新起作用。這個過程,在佛教的「十二因緣」觀念中,稱為「入識」,就是指胎兒,在某個時機,一個阿賴耶識進入到這個軀體。

這也解釋了「識的作用」。「識是無實體」,「識不是靈魂」,「何謂輪迴轉世」。
下次再和大家探討道家中談的「魂」「神」等概念。
————————————-
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兩者的關係是怎樣的?
簡單說,末那識是指揮,阿賴耶識是一個超級巨大的記憶庫。
當末那識受到其他六識傳來的訊號時,它就起作用,要作出指揮反應。但這個反應該怎麼做?就得先問問阿賴耶識,過去當面對這種情況時,是如何反應的?阿賴耶識提供了過去,曾經遇過類似情況時,曾經作出的反應。於是末那識根據過去的「記憶」,作出同樣的指揮反應決定。
——————————————
談到阿賴耶識,很有趣,它有一種功能和特性,是人們很感好奇的。

因為入胎的是阿賴耶識,人死亡時,離開的也是阿賴耶識。換句話,唯有它,才有能力離開肉身。那麼,除了死亡時,它還有沒有其他時間會離開肉身?

小玄的猜測是這樣的。因為阿賴耶識,儲存著它過去所有做過的事情,而末那識只負責收到信息時作出指揮,於是七識,除了阿賴耶識,其他都需要一個時間,暫停運作,就是我們要睡覺。

而我們睡覺時,阿賴耶識就會離開身體,去幹甚麼呢?它要離開肉身,去和其他的「人」和「事物」,進行溝通協調。

例如你過去生,曾經遇過某個人,和他說過某句話,因為你和這個人之間,如果沒有連系,你們是無法相遇,並重複過去時,曾經說過的同一番話。其他的場所,或者事物也一樣。

阿賴耶識趁其他七識停止運作時,他離開肉身,去與其他的阿賴耶識「溝通」,協調一個時機來相遇,重複過去兩者之間做過的事情。而這個「溝通」,會反射到末那識中,就產生了「夢境」。

當阿賴耶識溝通協調完畢,就會返回肉身,等待肉身再次運作時,按照「協調」去做某些事,從而能重複過去曾經做過的。

所以有時,你會突然想起某個人,或忽然想去某個地方,遇上這個人,或者有時發覺夢境像有預知能力。主要就是這個原因。

這就是小玄目前大致猜測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