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奇世界世界諸神神譜>亞洲中東古波斯(伊朗-印度)>密特拉

密特拉(萬事得)

密特拉(原始印度-伊朗語主格形式為*mitras,現代波斯語為میثره)是一個古老的印度-伊朗神祇。這一神祇原是雅利安人萬神殿里共有的崇拜對象,在伊朗-雅利安人和印度-雅利安人分化之後,開始向著不同特徵發展。密特拉在佛教中名為彌勒菩薩,象徵著無量光明、智慧福報。

法國學者A·梅葉最早提出,密特拉神神名的原意是契約,因此密特拉的原始功能應是契約之神。他的這一觀點得到大多數學者的認可。實際上,雖然密特拉後來發展為太陽神、光明之神乃至戰神,但他作為契約神的性質並未消失,有證據顯示公元後仍有許多崇拜者將密特拉視為契約的守護者。

密特拉是極古老的、屬於雅利安宗教系統(有學者稱之為原始印度-伊朗宗教系統)的神。關於雅利安人分化前的史前時代對密特拉的崇拜情況現在已不可能調查清楚。現存最古老的有關密特拉的記錄是屬於公元前14世紀的西臺語銘文,該銘文是西臺與米坦尼兩國簽訂的和約,位於今土耳其境內凡湖東南方。銘文提到密特拉(以mi-it-ra的形式出現)是米坦尼的主神。米坦尼是有著特殊背景的國家,該國的大部分居民是胡里特人,而統治階層則是雅利安人。通常認為,米坦尼的統治集團與印度-雅利安人同源。銘文中提到密特拉是米坦尼人崇拜的五位大神之一,而其他四個神顯然對應於吠陀中的伐樓拿、因陀羅和雙馬童(雙馬童是雙子神)。

早期印度-伊朗文獻仍然保留了密特拉神的原始風貌,《梨俱吠陀》和《阿維斯陀》中對於密特拉-密多羅的描述極為相似。實際上,學者威廉·傑克遜舉出一個梨俱吠陀和阿維斯陀的記載幾乎完全一致的例子:

《阿維斯陀》中《耶什特》(Yasht)部分的一段密特拉頌詩:

tam amavan tam yazatam

suram damohu savishtam

mithram yazai zao thrabyo

《吠陀》中的一段密多羅頌詩:

tam amavan tam yajatam

suram dhamasu savistham

mitram yajai ho trabhyah

(大意為:這是強有力的密特拉神,是所有被創造物中最強大者,我謹以酒獻上。)

文獻情況表明,古代印度人通常將密特拉與另一位大神伐樓拿結合起來崇拜。這兩位神都屬於古老的阿底提耶(意為「無礙神」,是阿底提與達剎的後代的統稱),司職有若干重疊之處。吠陀經常提到「伐樓拿-密多羅」,有時簡直把他們視為一個神,而很少單獨提到密多羅。整個梨俱吠陀中只有一首單獨讚頌密多羅的詩,其它獻給密多羅的頌詩都是包含在讚美伐樓拿的頌詩之中的。這一對偶神(伐樓拿-密多羅)的情況在古代伊朗人的神話體系中同樣存在。阿維斯陀中對應於伐樓拿、並與密特拉組成對偶神的神祇是阿帕姆·納帕特(水神)。

很可能在瑣羅亞斯德進行宗教改革之前,伊朗人中曾廣泛流行對密特拉的崇拜。已知密特拉是阿維斯陀中僅有的三位可以稱為阿胡拉的大神之一(另外兩位是阿胡拉·馬茲達和阿帕姆·納帕特)。瑣羅亞斯德的宗教哲學立足於使阿胡拉·馬茲達成為最高的神,因而密特拉的地位受到很大貶低,在阿維斯陀中最古老的部分「迦塔」中根本沒有提到密特拉。但是,後來的拜火教祭司們出於某種理由又恢復了對密特拉的尊崇。阿維斯陀中較晚出(與據信是瑣羅亞斯德本人所寫的迦塔相對而言)的部分「耶什特」中有大量關於密特拉的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