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奇世界
玄奇世界玄學大講場>玄學漫游﹣蔣文正>《「冰鑑」七篇之研究》第六篇-聲音(三)

第六篇-聲音(三)

蔣文正

音者,聲之餘也。與聲相去不遠,此則從細曲中見耳。貧賤者有聲無音,尖巧者有音無聲,所謂「禽無聲,獸無音」是也。凡人說話,是聲散在前後左右者是也。開談多含情,話終有餘響,不惟雅人,兼稱國士。口闊無溢出,舌尖無窕音,不惟實厚,兼獲名高。

禮樂記云:「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又注云:「雜比曰音,舉出曰聲。」質言之「音者」「聲」之成文者也,亦「聲」之餘也。其實質與「聲」同。

按現代聲學弓月戈口詞有所謂「音色」(Timbre) 者,或稱「音趣」,解釋凡物發聲,其體不同,則其振動之形式亦異,聲浪亦因而不同,故雖聲之強弱高低相等,而其音終不能同一,弦管相和時,弦有弦之「音色」,管有管之「音色」。以是余竊思之,人類口音之所以人人不同者,殆亦以「音色」不同之故。音色美者其質華,故主貴;音色濁者其質薄,故主賤;又察其音色可知某「力」,強者主壽,弱者主夭。其理固無不通也。

此言「禽無聲,獸無音。」吾人可於大自然中靜聆默察得之。暮春三月,百鳥爭鳴,嚶嚶宛宛,啁啾呢喃,猶之歌姬一曲,所謂靡靡之音,是綿曼而無壯氣也。荒山大野,虎吼狼嗥,驚駭突兀,粗野不文,猶之武把登台,其聲沙燥逆耳,是猛烈而無曲折也。一則尖巧,一則貧賤,不亦宜乎?

「凡人說話,是聲散在前後左右」已併前節解釋之矣。「開談多含情」,非指「未言先笑」也。白居易琵琶行「未成曲調先有情⋯⋯說盡心中無限事⋯⋯」兩句,其意與此相近,是言其情發於中,語態出於自然,初無矯飾也。「話終有餘響」,是言其音清韻遠,包括語時「音」之發生,傳播及效果,始終優美,乃能中人聽覺,印象深刻也。若此,必其人風度不凡,吐屬文雅,誠摯真純,清廉正直,非「雅人國士」,曷克臻比?

靈山秘葉云「闊口多誇」,大抵闊口之人,類皆好大喜功,自命不凡。設其說話之時,聲未動而氣先出,又加流涎噴沫,使人以與之晤對為苦,即為「溢出」。然口雖闊,但不「溢出」,其人必元氣內固,善能自制,品格上之律己工夫,有常人所不及者。「窕音」即「嗲音」,又窕與佻同,輕佻環薄之謂,其音多運用舌尖發出,知「見」字讀如「箭」,「是」字讀如「士」等均是。然舌雖尖,但無「窕」音,其人必有深厚之學問素養,穩重且能堅忍,有才智而無富道德觀念之士也。「實至名歸」,其此之為歟。